青海農牧村點多、面廣、線長,加之少數(shù)民族集聚,語言不通、交流不便,給消防工作的開展增加了不少難度。今年9月10日,省政府召開了“村警”工作機制推行部署會,把“村警”工作作為平安青海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在良好的契機下,省公安消防總隊黨委順勢而為,積極協(xié)調省公安廳將消防工作納入“村警”工作機制的范疇,并結合當前實際開展了深入而廣泛的調研。
從實際情況看,基層單位執(zhí)法力量十分薄弱,公安派出所人手緊張。同時,很多行政村消防隊伍組建困難,村牧民法律意識、消防意識淡薄。以果洛藏族自治州為例,其下轄6縣44個鄉(xiāng)鎮(zhèn),很多農村十里一戶、五里一家,大都分布于草原區(qū)域。特別是很多牧民一年四季做飯取暖的爐火用干燥可燃的牛糞“就地取材”,稍有不慎就會種下火患。在平時,當?shù)叵啦块T一般都是驅車幾十甚至上百公里深入到分散的農牧區(qū)開展工作。然而,遠水難解近渴。這樣的情況,不僅顯得執(zhí)法力量更加分散,更突出了消防警力的嚴重不足。但這卻是青海農牧區(qū)消防工作的真實寫照。
通過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有關部門和廣大群眾的意見建議,總隊聯(lián)合省公安廳制定出臺了《青海省“村警”管理使用辦法》,提出了“一村一警”消防管理模式,對村警隊伍的選聘條件、選聘程序、工作職責、管理使用和經(jīng)費獎勵進行了進一步的明確。
11月,經(jīng)各地公安派出所和消防部門擇優(yōu)篩選,從近萬名村團支部書記、復員軍人、優(yōu)秀青年中選撥出了4530名“消防村警”。對于他的組建,青海省各級政府從基礎設施、辦公經(jīng)費、教育培訓等方面都給予了大力支持,并將村警的養(yǎng)老、醫(yī)療等納入國民經(jīng)濟計劃和財政預算,按照承擔比例為村警發(fā)放補貼,極大地調動了村警隊伍工作的積極性。
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大莊村農民劉永生和土地打了半輩子交道,他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一名“消防村警”,他說,雖然我不是真正的消防人員,但我當了“消防村警”就有義務為村民辦點實事。
健全良好機制提升素質
一項項制度落地生根,一次次培訓井然有序,一遍遍火患檢查確保平安……村警選建有效緩解了警力不足的問題,他們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群眾化、接地氣”。然而,之前從未接觸過消防工作的村警,面臨最大的考驗就是如何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
打鐵還需自身硬。為打造一支素質良好、能力過硬的“消防村警”隊伍,總隊制定了《農牧村“一村一警”消防工作手冊》,在保持原有人員、場所、制度、職責不變的基礎上,結合消防工作實際,對消防工作職責任務、火災預防撲救和消防宣傳教育等進行了進一步規(guī)范。同時,聯(lián)合省公安廳從11月10日至20日,對青海省招收的4530名“村警”開展了為期10天的集中培訓,從如何查找火災隱患、如何進行宣傳教育等方面進行幫扶指導,切實提升村警開展消防工作的綜合能力。
目前,“一村一警”消防管理模式已在青海省4500多個行政村開始運行,實現(xiàn)了最基層、最邊遠和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全覆蓋。他們作為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招聘的協(xié)警隊伍,發(fā)揮著消防工作的“順風耳”、“千里眼”功能。工作中,很多村警對消防工作的開展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想法。海北州祁連縣阿柔鄉(xiāng)草大板村村警才付旦在該村建立了56名聯(lián)絡員,他平時就是隨時隨地對每名“眼線”掌握的各處各類火災信息進行匯總分析,以自己現(xiàn)有的常識幫助農牧民整改。他說,其他地方的村警和他一樣,每個村都有至少10名聯(lián)絡員。他還說,自從當了消防村警后,已為村民開展消防宣傳20多次,幫扶整改火患150多處了。
針對部分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區(qū)域,今年,總隊充分利用“119”消防宣傳周活動,印制了20萬余份藏漢雙語消防安全常識宣傳手冊,廣泛發(fā)動“消防村警”組織農村消防志愿者,走村串戶,以各種喜聞樂見的形式指導開展宣傳演練。
與此同時,總隊下派近百名一線消防監(jiān)督干部分片包干,與村警一道,調動廣大群眾為村莊小學、衛(wèi)生所、村委會等場所制定滅火預案,開展各項防火巡查工作。據(jù)統(tǒng)計,村警上崗以來,共開展檢查5680余次,發(fā)現(xiàn)電氣線路亂拉亂拉、可燃柴垛私亂堆放等火災隱患6190處。
強化正規(guī)導向長效運行
“一村一警”消防工作模式受了廣大村牧民的大力支持。很多群眾認為,“消防村警”雖然不是真正的消防員,但他們作為普通村民,更清楚火災隱患什么地方最集中,什么時候會增多,做起工作來也更方便。
為進一步推廣“一村一警”消防工作模式長效地運行,各地督促農牧村設立了“村警工作室”。作為“一村一警”消防工作管理模式下的最基本單元,不僅為村警提供了辦公的平臺,更為農牧區(qū)群眾了解消防、學習消防提供了集中學習的場所。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各地開展工作的方法各有千秋。海東市公安消防支隊利用“每周一訓”工作,定期督導村警對群眾開展集中宣傳教育;玉樹州公安消防支隊聯(lián)合10余個公安派出所等基層組織建立了“村警微信群”,方便了消防監(jiān)督干部與村警、村警與村警之間的聯(lián)系與溝通。據(jù)了解,很多村警對消防工作的認識已從一知半解逐步轉變成“百事通”,來自果洛州的一名村警說,現(xiàn)在很多“消防村警”和他一樣,很多時候會利用微信向消防官兵請教一些問題,然后幫助更多村民去預防火災、學習消防常識。
如今,“一村一警”消防管理模式已從單一的隊伍建設發(fā)展成了一個初具規(guī)模的農牧村“消防管理組織”。對“消防村警”的建設前景,青海公安消防總隊總隊長萬志祥可謂信心滿滿,他說,村警建設不僅是我們消防工作的需要,也是公安執(zhí)法工作的需要。今后我們將繼續(xù)與公安機關聯(lián)合完善管理制度,提升保障水平,在“一村一警”的基礎上逐步提升為“一村兩警”、“一村多警”,將這項工作打造成一個亮點工程、民心工程、服務工程。
在大街小巷,在農家戶院,在田間地頭,每一名“村警”身著統(tǒng)一制服,用自己的金睛火眼仔細排查火災隱患,苦口婆心宣傳消防安全常識……“一村一警”工作實施以來,青海省消防工作出現(xiàn)了良好的局面。
從實際情況看,基層單位執(zhí)法力量十分薄弱,公安派出所人手緊張。同時,很多行政村消防隊伍組建困難,村牧民法律意識、消防意識淡薄。以果洛藏族自治州為例,其下轄6縣44個鄉(xiāng)鎮(zhèn),很多農村十里一戶、五里一家,大都分布于草原區(qū)域。特別是很多牧民一年四季做飯取暖的爐火用干燥可燃的牛糞“就地取材”,稍有不慎就會種下火患。在平時,當?shù)叵啦块T一般都是驅車幾十甚至上百公里深入到分散的農牧區(qū)開展工作。然而,遠水難解近渴。這樣的情況,不僅顯得執(zhí)法力量更加分散,更突出了消防警力的嚴重不足。但這卻是青海農牧區(qū)消防工作的真實寫照。
通過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有關部門和廣大群眾的意見建議,總隊聯(lián)合省公安廳制定出臺了《青海省“村警”管理使用辦法》,提出了“一村一警”消防管理模式,對村警隊伍的選聘條件、選聘程序、工作職責、管理使用和經(jīng)費獎勵進行了進一步的明確。
11月,經(jīng)各地公安派出所和消防部門擇優(yōu)篩選,從近萬名村團支部書記、復員軍人、優(yōu)秀青年中選撥出了4530名“消防村警”。對于他的組建,青海省各級政府從基礎設施、辦公經(jīng)費、教育培訓等方面都給予了大力支持,并將村警的養(yǎng)老、醫(yī)療等納入國民經(jīng)濟計劃和財政預算,按照承擔比例為村警發(fā)放補貼,極大地調動了村警隊伍工作的積極性。
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大莊村農民劉永生和土地打了半輩子交道,他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一名“消防村警”,他說,雖然我不是真正的消防人員,但我當了“消防村警”就有義務為村民辦點實事。
健全良好機制提升素質
一項項制度落地生根,一次次培訓井然有序,一遍遍火患檢查確保平安……村警選建有效緩解了警力不足的問題,他們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群眾化、接地氣”。然而,之前從未接觸過消防工作的村警,面臨最大的考驗就是如何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
打鐵還需自身硬。為打造一支素質良好、能力過硬的“消防村警”隊伍,總隊制定了《農牧村“一村一警”消防工作手冊》,在保持原有人員、場所、制度、職責不變的基礎上,結合消防工作實際,對消防工作職責任務、火災預防撲救和消防宣傳教育等進行了進一步規(guī)范。同時,聯(lián)合省公安廳從11月10日至20日,對青海省招收的4530名“村警”開展了為期10天的集中培訓,從如何查找火災隱患、如何進行宣傳教育等方面進行幫扶指導,切實提升村警開展消防工作的綜合能力。
目前,“一村一警”消防管理模式已在青海省4500多個行政村開始運行,實現(xiàn)了最基層、最邊遠和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全覆蓋。他們作為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招聘的協(xié)警隊伍,發(fā)揮著消防工作的“順風耳”、“千里眼”功能。工作中,很多村警對消防工作的開展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想法。海北州祁連縣阿柔鄉(xiāng)草大板村村警才付旦在該村建立了56名聯(lián)絡員,他平時就是隨時隨地對每名“眼線”掌握的各處各類火災信息進行匯總分析,以自己現(xiàn)有的常識幫助農牧民整改。他說,其他地方的村警和他一樣,每個村都有至少10名聯(lián)絡員。他還說,自從當了消防村警后,已為村民開展消防宣傳20多次,幫扶整改火患150多處了。
針對部分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區(qū)域,今年,總隊充分利用“119”消防宣傳周活動,印制了20萬余份藏漢雙語消防安全常識宣傳手冊,廣泛發(fā)動“消防村警”組織農村消防志愿者,走村串戶,以各種喜聞樂見的形式指導開展宣傳演練。
與此同時,總隊下派近百名一線消防監(jiān)督干部分片包干,與村警一道,調動廣大群眾為村莊小學、衛(wèi)生所、村委會等場所制定滅火預案,開展各項防火巡查工作。據(jù)統(tǒng)計,村警上崗以來,共開展檢查5680余次,發(fā)現(xiàn)電氣線路亂拉亂拉、可燃柴垛私亂堆放等火災隱患6190處。
強化正規(guī)導向長效運行
“一村一警”消防工作模式受了廣大村牧民的大力支持。很多群眾認為,“消防村警”雖然不是真正的消防員,但他們作為普通村民,更清楚火災隱患什么地方最集中,什么時候會增多,做起工作來也更方便。
為進一步推廣“一村一警”消防工作模式長效地運行,各地督促農牧村設立了“村警工作室”。作為“一村一警”消防工作管理模式下的最基本單元,不僅為村警提供了辦公的平臺,更為農牧區(qū)群眾了解消防、學習消防提供了集中學習的場所。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各地開展工作的方法各有千秋。海東市公安消防支隊利用“每周一訓”工作,定期督導村警對群眾開展集中宣傳教育;玉樹州公安消防支隊聯(lián)合10余個公安派出所等基層組織建立了“村警微信群”,方便了消防監(jiān)督干部與村警、村警與村警之間的聯(lián)系與溝通。據(jù)了解,很多村警對消防工作的認識已從一知半解逐步轉變成“百事通”,來自果洛州的一名村警說,現(xiàn)在很多“消防村警”和他一樣,很多時候會利用微信向消防官兵請教一些問題,然后幫助更多村民去預防火災、學習消防常識。
如今,“一村一警”消防管理模式已從單一的隊伍建設發(fā)展成了一個初具規(guī)模的農牧村“消防管理組織”。對“消防村警”的建設前景,青海公安消防總隊總隊長萬志祥可謂信心滿滿,他說,村警建設不僅是我們消防工作的需要,也是公安執(zhí)法工作的需要。今后我們將繼續(xù)與公安機關聯(lián)合完善管理制度,提升保障水平,在“一村一警”的基礎上逐步提升為“一村兩警”、“一村多警”,將這項工作打造成一個亮點工程、民心工程、服務工程。
在大街小巷,在農家戶院,在田間地頭,每一名“村警”身著統(tǒng)一制服,用自己的金睛火眼仔細排查火災隱患,苦口婆心宣傳消防安全常識……“一村一警”工作實施以來,青海省消防工作出現(xiàn)了良好的局面。